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需求公示
江苏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在线开放课程制作及相关服务合格服务商遴选采购信息公示 发布时间:2023-06-25 浏览次数:
江苏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在线开放课程制作及相关服务合格服务商遴选 采购信息公示 我校近期拟对江苏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在线开放课程制作及相关服务合格服务商遴选项目(预算98万)启动采购程序,为充分创造条件让供应商参与我校采购项目,根据《政府采购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财政部令〔2019〕101号)、《关于开展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工作的通知》(财库〔2020〕10号)精神,现将有关该项目的主要用途、功能及使用目的、采购需求(技术参数、主要配置、售后服务等)进行公示。详见附件一:采购需求书。 本次公示是本单位采购工作的初步安排,具体采购项目情况以相关采购公告和采购文件为准。 如有异议,请于本公示后五日内,书面送(寄)达我处,逾期不予接受。 联系方式: 使用单位联系人: 梁 浩 13861395698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联系人:杨春犁 0511-88797345 江苏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2023年6月25日 四、技术指标(按一览表中货物分别填写) 研究生在线开放课程(视频)制作及相关服务合格服务商遴选项目技术指标如下: (一)总体要求 本次采购的研究生在线开放课程(视频)制作及相关服务项目,视频制作完成后可在我校网络学习平台、江苏智慧教育平台、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研究生教育板块及其他“互联网+”平台上线进行慕课教学应用,保证课程拍摄制作完毕后,版权归学校所有,可在学校指定的平台上线或互联网平台传播。所有知识产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由供货方承担责任。按教学设计以富媒体化(包含相应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图书、期刊等)建设在线课程。课程制作水平符合《关于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学位[2022]22号文件附件1要求及江苏大学研究生在线教学平台课程建设基本要求。 1)完成学生群体特征及偏好调研 需要在线课程制作供应商有慕课课程制作经验,对考试课程潜在的学生群体的特征、分布情况、专业背景知识、喜欢的学习方式、内容展现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等情况进行调研。依据采购人调研结果,构建不同需求强度的典型用户特征,在找到明确的用户群体、用户特征、用户需求的情况下,组织、制作课程资源。 2)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的资源组织 与专家、任课教师研讨课程内容整体设计,包括视频资源、课程框架结构及本课程的知识图谱。制作公司需结合适合学生沉浸学习的情境设计,综合运用情境案例、微电影、动态课件、动画、棚拍、讨论课等多种方法,使教学内容有代入感,形式吸引人,以适合学生快速理解、吸收教学内容的展现方式,编制课程设计脚本。课程设计脚本要求分镜头表达明确,影片定调与课程内容契合,风格明确。课程创意人员务必在了解课程特点、基本领会课程内容的前提下进行视频及其他资源策划,以免知识传递过程中产生误解。此外,创意人员需积极与课程主讲教师沟通,深化知识点表现形式、表现力,满足一切为提升视频效果、课程内容展现、利于用户沉浸式学习的要求。 进行课程创意时,需充分重视课程内容表达形式、呈现形式,及对用户的吸引力。强化课程内容对用户参与感、活跃度的充分调动。课程设计要强化课程内容对用户注意力的调动,对用户学习参与度的推动,通过增强与用户的交互,提高用户的学习效率和课程满意度。进行课程创意时,需充分考虑课程内容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在充分尊重课程内容专业性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适合互联网传播的创意、场景设计、视频展现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等,增强课程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传播价值和受众范围。在网络环境下,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充分利用有利于传播的课程内容、语言形式、场景、画面元素等因素,借力用户间病毒式传播,提高课程的受众范围和用户影响力。课程脚本的创意设计与制作是整个课程制作过程中的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最终课程制作效果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响应供应商须组织优秀的创意设计团队,认真做好创意设计和脚本制作工作,依据课程设计脚本制作课程视频及其他资源。 3)完成在线开放课程的视频内容制作和宣传片 在线开放课程内容需按高清级分镜头技术脚本标准制作,全片课程内容主题风格一致,知识单元基本风格一致,小镜头脚本契合课程内容。全片完整、统一,知识点传达准确无误。根据视频拍摄制作脚本进行内容制作,收集相应的素材,包括动画特效、平面设计、素材库调用等。完成在线开放课程的视频宣传片和视频内容的制作(视频宣传片制作要求依照《关于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学位[2022]22号文件附件1要求,每门课程视频宣传片时长不超过10分钟;)。 4)完成在线开放课程的制作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群体特点、任课教师提供的内容及素材,依照《关于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学位[2022]22号文件附件1要求,利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交互问答等多种媒体创作的交互式教学模式,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包括美术设计、页面设计、动画制作、资源上传及课程检测。 (二)技术指标 1.课程制作期间每门课程配备专门的课程编辑服务人员提供服务。任务及要求如下: (1)协助教师团队分析课程,完成课程标准、课程设计及实施。 (2)协助教师团队对课程知识点进行设计。各知识点采用课程视频形式,视频脚本设计和视频拍摄。(视频知识点数量根据每门课的情况而定,视频拍摄要求附后。) (3)协助教师团队完成慕课课程的框架设计、资源的组织与运用。 (4)协助教师团队制作与课程相关的数字教学资源。包括讲义、幻灯片、教学大纲、课程视频、课堂笔记、测验题和讨论主题等。 2.课程制作内容及相关技术要求如下: (1)为了方便授课教师录课,课程视频原则上在由服务商提供场地,或在江苏大学校内拍摄完成。如在学校拍摄则由江苏大学研究生院或课程负责老师协助协调场地。服务提供商应提供相关摄制设备,搭建拍摄环境。若在服务提供商指定地点拍摄,须征得课程负责人同意。 (2)录制地点在演播室、教室、办公室、礼堂、实验室以及外景地等(搭建与课程相关的实景,道具)现场直录,以及利用触摸屏等媒体直录的课程。要求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适用于理、工、医、文、史、哲等大多数学科的课程。 (3)前期摄制要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多机位拍摄(2机位及以上),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4)录像设备:摄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所用摄像机分辨率4096×2160,录制视频宽高比16:9,视频帧率为60帧/秒。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 (5)录音设备: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6)后期制作设备: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7)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与后期制作统筹策划,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 (8)声音录制要求采用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授课的录音质量。 (9)根据教学需求,制作相应的二维、三维多媒体动画。 (10)使用专业非线剪辑软件进行后期编辑合成,根据课程内容插入适当的图片、二维动画、三维动画、视频等媒体素材(所有素材不应侵犯第三方版权),使课程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11)生成视频,按技术要求压缩为适当的流媒体格式。 (12)每门课程视频总时长不得少于400分钟、不超过500分钟的制作量,同时满足知识点个数不得低于27个、不超过40个的视频制作量。 3.后期制作要求: (1)片头与片尾,片头片尾不超过20秒,包括:学校LOGO、课程名称、主讲教师姓名、职务、讲师所获荣誉、单位等信息。 (2)技术指标 视频信号源:(最大化保证在学校现有设备下可以进行) 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 Vp-p ,最大不超过1.1Ⅴp-p。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p-p (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篇一致。 音频信号源: 1)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2)电平指标:-2db — -8db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3)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 4)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5)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 视频发布要求:视频发布格式提倡采用流式媒体中的通用格式(以MP4为主) 4.动画项目制作要求 1)制作基本流程 前期制作:策划、剧本、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风格设计、角色造型设计、场景设计、分镜头脚本(2DLayout) 中期制作:设计稿、背景绘制、原画、加动画、动作检查 后期制作:扫描、电脑描线、上色、合成、输出、剪辑、配音、影片输出。 2)二维技术标准 动画统一设定模板、颜色,标题大小为32 号字。交互动画要制定统一播放器,要有控制按钮进行操作,可控制音频声音,可任意调整播放进度。动画的框架可视内容而定,但层次结构原则上不应超过3层,静止时间不超过5秒。 (三)课程应用专业工具 1.教学内容与资源要求 要求服务提供商对教育及教学工作有深入了解,选派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团队,协助教师根据预设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提供开课咨询服务,组织辅导开课教师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梳理,制定见面课教案、教学辅导、参考资料、考核方式、在线作业、在线答疑、在线视频等。 2.教学设计与方法: 要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开展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3.教学效果与影响:(须在响应文件中提供运行报告的扫描件) 要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跟踪评价并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基于大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全程记录和跟踪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内容、反馈,全面跟踪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行为,改进学校及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因材施教。要求服务提供商提供3门课程的运行报告。 4.教学服务功能 (1)▲学业预警:提供最近预警学生数(须实景演示)。 (2)▲拖拽漏看统计:提供分析拖拽漏看情况功能(须实景演示)。 5.移动教学 (1)基于微信、PPT学校现有办公软件,无需安装APP,实现翻转教学; (2)需支持iOS和Android两大在主流操作系统,同时满足移动终端使用。 (3)▲课前推送预习材料;教师可以在ppt中插入多种类型考题,插入慕课视频和优酷土豆等第三方视频插入,定制符合自己教学风格和教学节奏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将预习材料上传至手机,推送到学生微信。(须实景演示) (4)教师可以对每一页课件进行语音讲解,进行重点提点和针对性讲解。教师可以设置预习截止时间,在节点前没有预习的学生会收到信息提示。教师可以详细查看学生预习情况。教师可以随时预览课件。教师在手机端可以随时查看班级课件。(须实景演示) (5)课堂教学 1)▲支持课堂签到:支持多种签到方式(须实景演示); 2)▲支持课件同步:课件实时同步到学生手机端(须实景演示); 3)支持随堂小测:课堂支持限时随堂测验。 4)支持随堂考试: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答题情况; 5)▲弹幕互动: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情况随时开启弹幕,组织学生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实时互动(须实景演示); 6)▲支持教学反馈:老师结束授课后,收到“课程小结”和随堂小测数据,“不懂”课件数据,教学课件详情,考卷数据,弹幕详情,教学笔记等(须实景演示)。 6.在线课程平台 (1)符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中规定的“全国性公开课程平台,可面向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开展教学活动”,须在响应文件中提供承诺函。 (2)▲平台中院士课程不低于5门。(须实景演示) (3)▲平台能实现随堂学习、自主学习两种模式。(须实景演示) (4)符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第十一章:推动教育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参与教育信息化相关国际组织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订,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学习引进国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先进技术,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供应商所运营慕课平台具有国际影响力。 (5)平台具有提供对接国外优质慕课资源的能力,可提供来自国外主流MOOC平台中海外知名大学开设的课程,须在响应文件中提供清单及证明文件。 (6)平台具有国际影响力,与国外主流MOOC平台K-MOOC平台、FUN平台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须在响应文件中提供战略合作协议。 (三)★供应商资质 (1) 提供2020年以来用于教学的制作视频公开课或MOOC制作案例协议复印件; (2)满足本技术要求第六条“申请人资格要求”的相关要求。 注: 表中“★”代表关键指标,不满足该指标项将导致响应被拒绝; |